首页 > 正文
生动精美 打开手机可赏三峡文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的网上虚拟展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镂空雕刻的藤蔓、心形的笔洗造型、玉石上清晰可见的纹路……随着鼠标移动,深藏于博物馆之中的清代青玉桃形笔洗,在电脑屏幕上展示着每一处细节。

  这只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数字化工程走在前列的博物馆,如今的三峡博物馆已经通过各种数字技术,让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展览,得以在线上展出。

  来自三峡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博物馆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历时多年,11万套28万件馆藏文物都有了高清图片。

  其中已形成藏品数据资源79390件(套)、高清三维藏品1626件(套)、云展览146部、云讲解171个、云教育(云课程)59套、短视频190部、高清直播10场以及沉浸式体验2套,都能在手机上观看,并全部向社会公开。同时,数字化环扫技术也助力三峡博物馆将线下展览搬到线上。打开三峡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观众能看到琳琅满目的虚拟展览。

  而数字化带来最明显的改变,是文物可以更便捷地“走”出去。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峡博物馆推出“百物话百年”馆藏百年历史文物展,100件馆藏文物同时在新媒体平台展示,让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

  与此同时,VR、AR等技术也在为三峡博物馆所用。三峡博物馆推出的“体验三峡”数字展厅,通过7分钟的沉浸体验,带观众“穿越”到长江三峡的不同历史时期,游览三峡的“前世今生”,观众还可通过手势与大屏上的文物互动。

  为了增加沉浸感,数字展厅还设计了故事线,融合了三峡考古、三峡交通、三峡书画、三峡盐业等文物要素,为观众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下一步,三峡博物馆将加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采取剧本杀、密室逃脱、角色闯关、NPC扮演等游戏形式,让观众通过换装扮演不同角色反复体验获得相关历史知识。同时,三峡博物馆还将推出“博物馆学堂”“三峡文博大讲坛”“大汉气象”“渝情渝礼”“诗意三峡”等数字化品牌。

  (本报记者 李晟)

编辑: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