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和街小学学子化身“制造师”触摸身边科技梦

  “稳固支点能让投石更远!”“土电话却连接了我们的心事。”走进人和街小学科技节的“班级制造厅”,“人和小制造家”们正亲手创造、改良出一个个“投石机”“弹力小火箭”“轻木飞机”……

  12月8日,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举行第38届科技节,聚焦“传承经典耀人和 科技创新向未来”主题,开展 “科学嘉年华”、科技作品制作竞赛、科普专家进校园等多样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科技制作中,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团结协作,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丰富科技生活体验、拓展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同学们比拼自制气球小车。

  同学们试飞自制弹力小火箭。

  在五年级各“班级制造厅”现场,同学们分工配合制作“投石机”的各个部件,一人负责卷纸做支架,一人负责设计支撑点,一人负责底座搭建。在亲手实践中,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原理化为“可操作”的实物,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改良设计,不断完善科技作品。

  “投石机”制作组同学分享制作经验。

  五年级4班的学生高紫柏向校园小记者余壬朕介绍自己团队制造“投石机”的经验:“这是我们的‘投石机7.0’!前六次都因为支点不稳,投石机直接塌了,所以我们发现,‘杠杆原理’里的支点是多么重要。现在,我们的最远记录是三米八!”

  在现场指导同学们进行制作的科学老师告诉校园小记者赵鑫屹:“这次的活动将孩子们从课堂带到了实践现场,让孩子们全程参与动手,真正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力。”

  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科学学科主任蔡磊介绍本届科技节项目

  校园小记者肖廷宇从学校科学学科主任蔡磊处获悉,本届科技节的制作比拼赛根据不同学段设置相适配的项目,一年级是“土电话,二年级是“弹力小火箭”,三年级是“气球小车”,四年级是“轻木手掷飞机”,五年级是“投石机”,六年级是“灿烂星空”。当天体验制作后,学校将进行公开展示和评比,各项目实现真正的全员动手、过程性评价,锻炼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此外,学校还在近一个月的科学课堂上,提前进行科学制作知识及相关原理的渗透,助力学生深入了解科学。

  蔡磊向校园小记者李茹涵表示:“我们希望能在每一次动手活动中,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增进孩子们对科学原理的认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科学嘉年华”现场,同学们正在通过体验“三棱镜”“潜望镜”了解科学原理。

  “这种石头能来做地板吗?”“为什么动物的骨头化石能保存,内脏却不在了呢?”“为什么三棱镜看得到彩虹?”在“科学嘉年华”的30多个科学展位中,低年级的同学们一边体验丰富的科学小游戏,一边基于生活经验发出了独具思考的疑惑。“用三棱镜看到漂亮的彩虹了吗?这就是光的折射。”展位上的家长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亲身参与到科学小互动中,在科学体验里为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

  负责“生物标本和化石”摊位的家长志愿者向校园小记者吴珈诺表示:“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十分打动我,作为家长参与其中,不仅收获了一种成就感,更是在孩子们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问题和探索中,与孩子们一同学习科学,一起进步。”

  此外,校园小记者何思佑了解到,本次科技节还特别邀请重庆大学先进技术学院院长谢更新,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国家天文台博士后高爽,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詹振飞带来关于交通发展、宇宙天文的主题讲座,使优质科普资源涵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科技节也“传承经典”,延续了既往几届科技节的知识竞赛项目。

  据悉,此次科技节基于科学学科项目式学习,充分体现科学创新的整体性、逻辑性、延伸性,推进学校“四位一体”课程模式。学校积极推进科技人才培养,获“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等称号,开设了科技选修课,引进科普专家进校园,同时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比赛与培训,让学生在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