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29日,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前沿交叉论坛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职业病防治院)召开。
会议由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以“学科交叉、医防融合”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前沿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于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2月28日下午,大会首先开展了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汇报及开放课题进展汇报。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商成教授作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他指出,过去的一年里,实验室紧紧围绕职业与环境有害因素的毒性机理与健康危害、职业有害因素与毒物暴露评估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常见职业病与中毒的新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三个方向,聚焦重金属、粉尘、百草枯三个代表性的有害因素开展系列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会上,来自重点实验室的段维霞副教授、孙亚培硕士、张顺博士后分别以《线粒体钙转运蛋白MCU在百草枯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环境金属暴露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负拒的关联研究》《敌草快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为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各研究项目的研究进展。
学术委员会与会专家委员针对实验室的汇报情况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了实验室今年来取得的成就,并提出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定位,努力在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标志性的有影响力的职业人群生物样本库;四是要加强与学院、其他实验室的合作以及国际交流等,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伯桥科研以及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的15位课题负责人进行了开放课题进展汇报,并进行了交流讨论。
12月29日上午,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论坛开幕。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邹飞教授;武汉大学缪小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王军平教授;海南医学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张本教授等14位的专家围绕公共卫生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聚焦最新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新理念、新进展和新技术,为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工作重点,为推进医院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科交叉、医防融合”,有效推动了医院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救治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