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丨渝中公安:深耕“警网”融合 站好群众家门口的平安“前哨”

  渝中公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不断加快警网深度融合,就近开展接处警和巡逻防控、就地开展社区警务、就手解决身边群众问题。通过探索建立“排查、化解、预防”三步递进法,变“等事上门”为“就地化解”,变“末端堵漏”为“前端治理”;通过健全“一企一警”联络机制,为企业送法律、送建议、送防范、送安全,更好地呵护企业在渝中成长。

 接访“面对面” 解忧“心连心”

  家庭、邻里、租赁等基层矛盾纠纷,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一头连着社会的“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在第二个“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当天,渝中公安民警积极参与全区79个社区的同步集中接访活动。

  在化龙桥街道李子坝社区、红岩村社区、嘉博路社区、永嘉路社区等“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集中接访现场,群众围着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积极主动询问着各种法律知识。现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咨询者,耐心倾听群众关于婚姻、继承、诈骗等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并进行细致解答。

图为化龙桥街道“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

  七星岗派出所民警在各社区“摆摊”现场,噪音扰民成为群众反映的较为突出问题之一。“目前在噪音投诉警情高发地都安装了‘声音分贝检测屏’,接下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继续安装。”民警耐心地解释说,除了运用数字化、智慧化监管手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辖区派出所也将加强巡逻力度,每晚定期巡逻,并接受群众求助。

图为七星岗街道“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

  集中接访的同时,石油路派出所民警还与辖区网格员们就社区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积极交流,共商共议,切实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警指出,要加强社区人防、物防、技防,针对辖区内各进出人员、安保力量、反恐防暴设施、消防器材配备、监控设备等方面作全面细致的排查。在矛盾纠纷排查方面,要注意从居民入手,通过多方收集信息,排查可疑因素,切实做到“零风险、零隐患”。

图为石油路街道“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

  “一上门三查看” 就地化解矛盾

  过去“下社区”,如今“驻社区”。在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综合指挥室)警务机制改革中,渝中公安擦亮“渝中社区警务”品牌,在全市率先全面落实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分别进街道、社区班子,推进“社区警务一口清”,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抓住矛盾纠纷“大排查”这一关键点,渝中公安充分运用“110”接处警矛盾纠纷类警情推送、重复警情专项治理、社区民警入户上门走访、信访接访工作、警民恳谈会、群众上门反映以及相关部门反馈等渠道,延伸信息来源触角,定期到街道、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形成“排查一张表、线上一个库、线下一本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针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民警还会按照“一上门三查看”要求进行回访,防止矛盾回潮反复,打造矛盾纠纷化解闭环。

  助企警务进楼宇 群众办事少跑路

  渝中区产业园区众多、重点企业密集、总部经济汇集,针对这一实际,区公安分局在全区设立13个助企警务联络站,由79名社区民警兼职“助企警务联络官”,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隐形”矛盾,第一时间主动介入,最大化服务企业发展;在辖区重要楼宇、交通要道、医院,设立楼宇警务室或驻企警务室,实现矛盾就地预防,就地化解。

  楼宇警务工作室设在楼宇中,和企业成为“邻居”,让就近服务、及时处置的优势得以显现。早在2021年10月开始,为全力护航楼宇经济,渝中区公安分局在国贸大厦试点“楼宇警务工作室”。

  “民警就在楼里现场办公,既可对非法公司进行排查、震慑和监督,也能近距离为大大小小的企业服务,让楼宇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渝中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楼宇警务工作室主要由社区民警、居委会主任、物业经理、辅警、网格员和楼宇企业治安积极分子组成楼宇服务队,采取灵活办公的方式,除开展防控外,还可提供警务求助、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服务。

  据介绍,楼宇警务工作室服务主动,对于消防、企业纠纷、投诉举报、相关法律咨询等问题,楼宇警务工作室专职民警会当场处理;对于不属于管理范畴的问题,专职民警会帮忙联系所属部门分流化解,实现“资源联享、问题联治、纠纷联调”。同时,楼宇警务工作室还依托渝中区公安分局与渝中区法院共建的“云上共享法庭”系统,在线预约法院“庭前调解”和“司法确认”等,开拓“线上调解”,提供“楼内购物纠纷、民商事纠纷远程调诉一站式解决”,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将隐患化解在基层,让“矛盾不出楼宇”成为现实。

编辑: 陈蒙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