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代表,我们社的水渠淤积严重,春耕用水成了大问题哟!”今年开春,奉节县康乐镇河水村村民李大爷在人大代表曾春的微信联民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第二天,曾春就带着几名代表到现场勘查,并协调水利部门现场办公,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清淤疏浚。
这是奉节县“双百助推”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践行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自2022年起,奉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县2000余名县乡人大代表,以“三送两进一监督”为抓手,在300余个村(社区)铺开助力乡村振兴的立体网络。
在竹园镇草坪村,县人大代表李永宪的履职轨迹格外忙碌:每月5日进站接待选民,每季度走遍挂钩的15户农户,手机微信群每天更新惠农政策……像这样的代表联络站在奉节县已建成150余个,并配备“代表微信码”实现服务“码上办”。2022年以来,通过建立“季度接待+月度走访+院坝议事”机制,代表们累计收集民生诉求3000余条,推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急难愁盼问题802个。
在新民镇祖师村,“代表+N”模式正催生发展新气象。县人大代表谭彦联合农技专家开展“送技下乡”,手把手教村民掌握脐橙防冻技术;镇人大代表喻明忠牵头成立电商服务队,帮助农户直播带货;村里的“代表调解室”更是成了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截至目前,在奉节大地上,代表们通过“代表+送法、送医、送政策”等系列活动,开展专项服务46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2万余人次。
在监督机制上,奉节县在乡镇(街道)同步建立“清单交办、班子领办、销号督办”全流程闭环。今年2月兴隆镇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发现敬老院消防设施老化问题,随即形成建议提交县人大,经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后转交民政部门,仅用20天就完成整改验收。通过季度视察、半年评议等方式,2024年奉节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率达92%,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从田间问计到线上互联,从产业扶持到生态守护,奉节县“双百助推”活动正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代表履职网络。正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向益平所说:“我们要让每位人大代表都成为民主实践的‘播种机’,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开出幸福之花。”(董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