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一种常见于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症状多样且易反复发作,常常给患者带来困扰。在治疗玫瑰痤疮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误区一: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才是玫瑰痤疮
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重庆美莱整形美容医院总院长刁庆春表示,玫瑰痤疮的症状多样,包括面部红斑、丘疹、脓疱等,且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双颊部、口周甚至整个面部。因此,不能仅凭鼻部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玫瑰痤疮。
误区二:急于求成,忽视病因探索
面对面部红斑丘疹,部分患者急于求成,希望通过药物迅速控制病情。然而,忽视对病因或诱因的探索,如护肤习惯、外用药物史、日光接触史等,可能导致治疗不全面,病情迁延不愈。正确的做法是: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个人病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误区三:混淆过敏与敏感的概念
玫瑰痤疮患者常常伴有皮肤敏感症状,如灼热、瘙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敏感并不等同于过敏。过敏是免疫反应,有免疫学基础,而敏感则是皮肤对外在因素耐受性降低的表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准确区分过敏与敏感,避免不必要的抗过敏治疗。
误区四:过度依赖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玫瑰痤疮时确实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过度依赖。
误区五:忽视了生活方式的调整
玫瑰痤疮的治疗不仅限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