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五年难入眠 葫芦灸让老病号重获胃健康-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8 11:07:48
来源:江北区中医院

胃痛五年难入眠 葫芦灸让老病号重获胃健康

字体:

  “以前每到冬天就犯愁,肚子里像揣着块冰,晚上得用暖水袋焐着才能勉强入睡。”家住江北区的王先生捧着复查报告说道,被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折磨5年的他,近日在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通过“葫芦灸”疗法告别了反复发作的腹痛。“现在就算偶尔吃点凉菜也没事,半年多没再出现空腹胃痛了。”

  王先生回忆,自己从事销售工作多年,长期熬夜应酬、嗜食辛辣冷饮,逐渐出现上腹隐痛、进食后缓解的症状,尤其天气转凉时疼痛加剧,按压或热敷能暂时缓解,还伴有食欲减退等问题。

  “脾胃虚寒证是胃脘痛最常见的证型。”江北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芳解释,中医将胃脘痛分为七种证型,其中脾胃虚寒证最为常见。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因寒者长居八九”,现代人群因焦虑压力、偏食生冷、作息不规律等习惯,正不断损耗脾胃阳气,导致腹痛在受凉或食冷后反复发作。

  李芳介绍,葫芦灸又称“福禄灸”,是将传统艾灸与天然葫芦结合的特色疗法。“葫芦的密闭结构能形成高压空间,让艾条热力循环增强,较传统艾灸聚热效果有效提升。”她指出,该疗法通过“穴位—经络—脏腑”的传导路径,将温度恒定在42-45℃的适宜区间,定向作用于中脘、足三里等脾胃穴位,既能避免全身施灸导致的上火,又能发挥葫芦本身“通利小便、消肿除烦”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记载)。

  在临床实践中,该院脾胃病科采用“葫芦灸+腹部八卦推拿”的综合疗法。“先通过推拿刺激腹部穴位疏通经络,再用灸法温阳散寒,就像先打通河道再注入暖流。”李芳比喻道,这种疗法以“温阳散寒为本,行气导滞为标”,融合了灸法的温补特性与推拿的动态调节作用,符合中医“阴阳互根”的治疗理念。

  “施灸前后要多喝温水,灸后4-6小时别洗澡,生冷食物绝对要忌口。”李芳特别提醒,内热体质、孕妇及皮肤敏感者需避免使用,治疗期间应远离冰饮、刺身等寒凉食品。据该院临床数据显示,该疗法对缓解腹痛、改善畏寒肢冷等症状的有效率达89%,不少像王先生这样的老病号通过疗程治疗实现了症状逆转。

  李芳建议,出现反复腹痛、遇冷加重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自行操作耽误病情。(李成瑶 张榆晨)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