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重庆市广益中学校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揭幕仪式举行。仪式以“洞鉴烽火八十载 赓志启航新征程”为主题,旨在将校本防空洞打造为“行走的思政课堂”,激发学生“强国复兴有我”的责任担当,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揭幕仪式现场。
忆往昔:校友讲述“洞里的读书声”
“防空洞不只是躲避防空轰炸的安全港,也是广益师生的‘战时学堂’。” 南岸区关工委荣誉主任、校友李长禄缓步上台,以《洞中的读书声》为题,带领大家穿越硝烟与墨香交织的岁月,回顾抗战时期广益师生在防空洞里坚持学习、投身报国的往事。
南岸区关工委荣誉主任、校友李长禄讲述防空洞往事。
仪式上,李长禄娓娓道来三个故事:生命堡垒防空洞的建设、刻在广益人骨子里的抗日救国魂魄、广益从未停歇的为国育才脚步,彰显出广益师生对文化的坚守,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生动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深受感动,也为此次揭幕仪式奠定了浓厚的红色基调。
话担当:共绘思政教育新蓝图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党委书记欧宾致辞。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党委书记欧宾表示,学校将防空洞打造成为集“纪念、教育、体验、研究”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它既可以作为“重庆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欧宾工作室实践点”,也是学校“学行党建”五大教育阵地之一“益起进步”防空洞教育阵地,后续学校将利用这一阵地,推出“三微六式”党课新模式:一次洞口微党课、一次洞壁沉浸式宣誓、一次洞尾革命故事会;情境式、对话式、任务式、项目式、行走式、云端式,让支部主题党日“活”起来,让团日、队日“燃”起来。
校友代表、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鲁克讲话。
校友代表、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鲁克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与同学“探险”文峰塔下防空洞的经历。他表示,该阵地是由社会各界、师生及校友共建,是母校献给重庆与祖国母亲的特殊礼物,将以其历史告诫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高2024级11班学生何荆杰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爱国,于我们而言,是融入成长点滴的底色。”高2024级11班学生何荆杰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立志在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在防空洞这一新的“思政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从沉默的旧迹里,读懂“家国”二字的重量。
南岸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智讲话。
南岸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智在讲话中提到,重庆市广益中学校让“沉睡的遗址”变为“可感可学的活教材”,这一做法,生动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彰显了学校“增广学行 益国利民”的使命担当。
同时,李智对学校提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学校深挖抗战历史资源。二是创新开展思政课程;联合高校,共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共同体,把广益防空洞打造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新地标”,创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盘活共享区域学校育人资源。
启新程:红色阵地正式“开课”
揭幕仪式。
在全场注视中,与会领导、学生及校友代表共同为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揭幕,标志着这一特殊的“思政课堂”正式启用。
参观防空洞。
揭幕仪式后,与会人员有序参观防空洞主题展览。洞内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情景还原、主题教室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抗战时期的校园历史与防空洞的变迁。大家一边听取广益学子讲解,一边驻足观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抗战精神。
欧宾表示,防空洞不只属于广益中学,更属于南岸、属于重庆。未来,学校将以“共享课程、共享师资、共享平台”模式,根据需求提供公益讲解、教师研修、亲子研学、行走的党课与思政课等服务。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打造一门精品思政课程《洞鉴烽火》,培养金牌校史宣讲队伍,建立评价机制,把学生在阵地的学习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全过程,让“洞中的读书声”持续回荡在校园,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