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蒋平,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数学高级教师,铜梁区专家库成员。重庆市优秀教师,铜梁区小学数学名师,铜梁区优秀教育人才,铜梁区优秀中队辅导员,教龄35年。
【师者对话】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因材施教”方面,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如何帮助不同特质的学生成长?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我曾在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遇到一个叫小希(化名)的男孩。他性格急躁,经常调皮捣蛋,甚至与同学打架,还扬言要“打遍学校所有人”。
通过了解发现,小希是父母中年得子,家人特别溺爱,养成了他骄纵的性格。当小希发脾气时,我会让他做深呼吸,然后心平气和地问:“小希,你今天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我能帮助你吗?”我认真倾听他的倾诉,他也会在讲述过程中逐渐平复心情。我接着会问:“小希,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是很好?”
慢慢地,我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关心小希,定期与他谈心,在学习上耐心帮助他。我还根据小希的特长鼓励他加入学校篮球队训练。后来,小希成了篮球场上的运动健将,学习成绩也有进步,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最终,他因成绩优秀且有特长,进入了重点中学学习。
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要有识别学生特质的慧眼,才能“因材施教”。我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有困难时,我做他们的守护者,赢得学生的信任。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为他们创设安全空间,让他们先从书面表达开始,然后鼓励在小范围内分享;对于好动特质的学生,我给他们提供定期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学生,我鼓励他们接受不完美,强调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为他们制定小目标,及时表扬和肯定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我们不仅要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培养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绽放方式,身为老师,唯有精心栽培,用爱灌溉,用心守护,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