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闪耀时|易冬玲:以“专业”为舟,修己亦渡人-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0 12:33:37
来源:大足区教委

师者·闪耀时|易冬玲:以“专业”为舟,修己亦渡人

字体:

  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易冬玲,大足区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教师,大足区优秀共产党员,大足区优秀教师,大足区教学能手,从教15年。

  【师者对话】

  在你的教学生涯中,是否曾有过一个瞬间让你对“教育”或“教师”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刻是如何重塑你的教学方法,并坚定你的职业信念的?

  从事特殊教育15年,我陪伴过许多特殊的孩子——从最初的聋生、培智生,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多重障碍和孤独症儿童。教育对象的变化,也不断推动着我自身的转型与成长。

  让我真正意识到“教师”背后“专业”两字分量的,是一个名叫鑫鑫的孤独症孩子。

  那时的他,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在课堂上失控哭喊,一整节课都无法平静。班主任尝试了很多方法,妈妈也越来越焦虑,直到学校请来重庆师范大学廖诗芳老师为鑫鑫做知觉动作评估。

  令我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带了他两年的班主任陪着做评估,鑫鑫完全不配合,测不出真实的能力。可从未接触过鑫鑫廖老师走过去,第一次见面竟然就让鑫鑫他安静下来,顺利完成了评估。

  那一刻,我明白了:光有爱和耐心,在特殊教育这片土地上是远远不够的,特殊教育更需要专业的支持。因为每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是孩子未被读懂的需求。

  从那天起,我和团队教师毅然走上了专业进阶之路。我们跟着廖老师系统学习“知觉-动作”理论,学校也专门建起了一座“家校协同康复教室”。

  每天早晨八点,六组家庭都会准时来到这里。我们不再急着去“教”,而是学着去“看”——看孩子的情绪反应,看家长的互动方式,看同伴间的交往情况。“你觉得有点难是吗?没关系,我先做一遍”“抬不起来,没关系,我来帮助一下”“现在不想参加是吗?那我们先做,你先看看吧!”……慢慢地,我学会了从孩子的能力和动机出发去理解他们的“拒绝”,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态度问题。

  两年时间,这间小小的教室,这间小小的康复教室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地方。也在这里,我见证了鑫鑫一步步的蜕变:从情绪不稳到安静参与,再到后来——他能独立骑车了,能简单做饭了。而鑫鑫妈妈的朋友圈,也从曾经的迷茫焦虑,渐渐变得明亮温暖。

  我是一名特教老师,每一个孩子微小的进步,每一位家长眉间逐渐舒展的皱纹,都是对我专业之路最好的肯定。特殊教育,是一场用“专业”照亮生命的漫长修行。我始终坚信: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支持,可以把一个家、一个孩子,从无助的岸“渡”到有光的岸。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