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闪耀时|王平:教育就是唤醒生命的过程-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0 12:44:56
来源:大足区教委

师者·闪耀时|王平:教育就是唤醒生命的过程

字体:

 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王平,重庆市大足区海棠小学语文教师,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大足区名班主任,重庆市王平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师者对话】

  新时代学生面临心理健康、网络沉迷等新问题,你如何通过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26年来,我始终坚持用教育情怀感染学生,用专业素养培育学生,坚信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一场唤醒生命的过程。

  记得开学初,我请新生小峰上台做自我介绍,他却果断拒绝:“我不去!”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迟到、不写作业、上课走神、不吃饭,甚至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激烈冲突。另一个孩子小程,刚从外校转来,语文、数学双科不及格,是原来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王”。

  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点:情绪极不稳定,沉迷手机世界。我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味地管教,而是被“唤醒”——唤醒对自我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对成长的渴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首先联系了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找到情绪问题和手机依赖的根源,并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其重视家庭教育,优化教育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不良情绪和不良习惯的危害;建设民主、友爱、互助的班集体,让学生们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会正确人际交往;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持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引导、激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明确方向。

  一年时间,改变悄然发生。小峰不再沉迷手机,变成了爱阅读、有礼貌、课堂发言积极的学生,他还是班级的“写作小能手”和老师的“背诵小助手”,成绩实现质的飞跃。小程的妈妈在学期结束后给我发来短信,欣慰地说:“孩子这次期末达到了目标,他非常满意。这半年他的进步太大了,每天回家都开心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在不知不觉间,他变得更加自尊、自爱,愿意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他从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在学着成为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人。”

  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种子,教育者要做的,是用爱与智慧轻轻唤醒他们内在生长的力量。我愿继续坚守在这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用爱唤醒学生成长,践行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