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闪耀时|杨鹏:以爱为灯,照亮少年成长路-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1 15:48:29
来源:潼南区教委

师者·闪耀时|杨鹏:以爱为灯,照亮少年成长路

字体:

 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杨鹏,重庆市潼南中学校教师、班主任。中共党员,先后获评学校“教学能手”“鉴院好老师”“先进班主任”“潼中榜样”。

  【师者对话】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因材施教”方面,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如何帮助不同特质的学生成长?

  在艺体班的教室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坚信“因材施教”需用爱与行动去实现。

  小昆是我高二接手艺体班时最先注意到的学生——“脾气暴躁”“爱打架”“成绩差”。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他父亲早逝,母亲离家,自幼由伯伯和伯母抚养。缺乏关爱使他像一棵失去阳光的小树,艰难生长。

  为了不让这棵“小树”在成长里继续孤单,不让原生家庭的缺憾困住他的未来,我决心走近这个孩子,帮他找回本该有的阳光与朝气。

  起初,他对我的靠近充满戒备,甚至言语冲撞。但我没有放弃,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天冷提醒加衣,生病陪他去医务室,周末偶尔请他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听他断断续续说起童年的碎片、训练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

  为了让他毫无顾虑地投入学习与成长,我帮他申请各类资助,并告诉他“这是社会对努力年轻人的期待”。渐渐地,他眼中的敌意消散,偶尔会说“谢谢”。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两年中,我持续引导他以沟通代替拳头,用责任代替逃避。班级活动也刻意让他承担任务,让他感受到被信任的价值。慢慢地,他变得温和懂事,主动帮助他人,认真训练。虽成绩仍不优异,但他努力的样子更让我感动。

  高考后,他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离校前,他向我深深鞠躬,泪流满面地说:“老师,没有您,我可能早已走上歧路。是您让我知道还有人愿意爱我、教我。”最后,他哽咽着喊出一声——“父亲”。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播种希望,重塑灵魂。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哪怕暂时迷失,只要用真诚擦拭,终会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愿以爱为灯,继续识别、珍视并照亮每一个不同的灵魂。因为他们不仅是今天教室里的学生,更是未来舞台上各自生命领域的艺术家。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