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闪耀时|杜欣:37载躬耕教坛矢志不渝逐梦“好课”-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1 13:05:57
来源:渝北区教委

师者·闪耀时|杜欣:37载躬耕教坛矢志不渝逐梦“好课”

字体:

  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杜欣,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副校长、道德与法治教师。

  【师者对话】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好课堂”和“好教育”?请分享你及团队的实践与思考。

  从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37年来,我一直躬耕教坛,逐梦“好课”,和老师们一起在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之际,正值语文国赛选手选拔。我带领语文团队聚焦《盘古开天地》一课,开展多轮研磨。从区级到市级,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郑娜老师脱颖而出,代表重庆市参加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现场课竞赛。2023年,大赛确定在重庆举行。我们迅速组建磨课团队,以“五读”(读课标、读文献、读教材教参、读学情、读好课)为路径,深入研讨统编教材新设策略单元,逐步厘清策略教学的方向。经过50余次精心打磨,郑娜老师执教的《竹节人》一课获现场示范课一等奖第一名。

  在这一过程中,一群热爱语文教育的人凝聚在一起,彼此激励、共攀专业高峰。

  我们打破惯性思维,推动理念更新与行为转变,更加坚定地认识到:教学的本质在于回归学生。看见学生:以真实学情为基,让教学目标更精准、内容更结构化;相信学生:设计有智慧挑战的学习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深度参与;懂得学生:注重综合实效,让作业设计兼具趣味性与价值性;发展学生:立足素养培育,让学生的经验从课堂自然生长,并向课外延伸。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人”——一个向善、向好、向上的人。

  同时,我们认为好教育一定有温度:教师的爱与包容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浸润心灵,让学生时时身处温暖与安全感中;好教育一定有厚度:教师的学识、智慧、人格与精神境界,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引领,为学生树立成长的榜样;好教育一定有宽度:教师会为学生推开看世界的窗,创设可感可触的教育场景,引导学生回望历史、面向未来。

  我们在探讨中达成了认知共识,在交流中实现了情感共鸣,我们不仅在赛场上收获了成绩,更在团队共进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国赛结束后,我带领磨课团队及时开展深度复盘,将实践沉淀为系统方法,提炼出“五读研磨法”。这一模式先后在集团校、全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会、重庆市小学语文学术年会等多个平台进行交流展示,持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助推教研扎实落地。郑娜老师也携《竹节人》课例先后在北京、南京、海南、广西等地进行展示,获得广泛好评。学校的青年教师在市区级赛课中屡获佳绩。

  今年3月,我和团队来到成都武侯区、温江区,我围绕《回到学生中去,走向教学相长》主题,与当地教师分享了我们的教研理念与实践经验。

  近两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重庆市新领雁工程小学语文卓越课堂建设基地、重庆市书香校园、重庆市中外人文交流窗口学校。

  初心如磐,征途如虹。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会顺应时势,且行且思,继续用扎根课堂、引领团队共同成长践行教育家精神,共享教育的幸福。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