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用智慧与情怀点亮万千学子的未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契机,我们以“师者·闪耀时”系列报道致敬伟大的师者。通过与师者的笔尖对话,发掘一线教师的感人故事,传递“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被看见、被记住、被敬仰,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贾世秀,重庆市渝北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重庆市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少工委主任。
【师者对话】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保持教育热情?
作为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一名深耕教育22年的高中地理骨干教师,我常从青年教师身上看到教育的鲜活可能——他们携创新朝气而来,却也会在角色转换中遇到“成长烦恼”。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赋能”而非“束缚”,在于搭建“舞台”而非划定“赛道”。青年教师是渝北中学“养大气 育大才”理念的传承者,如何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学科发展同频共振,在成就教育的同时成为幸福的人,是我深耕的课题。
以“大先生”为镜,在“养大气”中锚定初心。我坚信“教育是彼此成就的温暖修行”,这份修行始于坚定信念。青年教师易被琐事缠绕生倦怠,学校以“青蓝工程”配指导教师,设“莲华大讲堂”邀名师分享,开展“教研论坛”携教师共研,组织师生参观王朴纪念馆。当青年教师看到前辈坚守,以“启智更启思想”教风培育栋梁,参与红色研学厚植家国情怀时,“心有大我”的教育家精神便化作“为党育人”的自觉,在“养大气”中筑牢信仰根基。
以“共发展”为纲,在同频共振中实现跃升。获得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天敌,要在深耕教学中获得成就感。我们引导青年教师融入学科与学校建设:参与“市新教材示范校”建设,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多位青年教师结合课题设计创新课程,在市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构建“分层培养计划”,新教师练基本功、骨干教师攻科研、领军教师参与办学设计。这种“个人与学校互促”的共振,让他们收获远超个人奋斗的成就感,渝北中学愿意成为每一位青年教师专业起航的港湾和梦想绽放的舞台。
以“幸福感”为核,在温暖修行中守护热情。好教师先为幸福人。我们关注青年教师的生活品质,减轻非教学负担,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学校建立“成长导师制”,帮青年教师规划“教学-教育-人生”路径,开展德育沙龙;设“青年教师关爱机制”,组栀子花青年圈、文体社团,让学校成温暖共同体。我相信,一个在生活中有获得感、幸福感的老师,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稳定的心态投身教育,持续传递正能量。
教育家精神倡导“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我们希望帮助青年教师在渝北中学这片沃土上,找到专业成长的路径、价值实现的舞台和人生幸福的密码,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温度的新时代“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