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蝉鸣渐歇,琅琅读书声在山间回响,又迎来一个新学期。
9月16日一大早,重庆市綦江区王良红军小学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又到了他们和中信银行叔叔阿姨们“约定”的日子。
“同学们又见面了!”上午9时许,来自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的志愿者们带着由爱心图书、体育运动器材、爱心助学金、奖学金等组成的“爱心礼包”来到学校,开启2025年爱心助学活动。今年,该行还将在王良红军小学启动体育运动特色培训项目。
“我们领到了精彩的课外图书和崭新的体育用品,一定会好好保管和使用,强身健体、认真学习。”活动现场,孩子们欢呼雀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暖意在校园中流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行通过建立“中信爱心图书馆”、接力“爱心支教”、开展“中信大讲堂”、提供“奖助学金”、助力乡镇教师进修学习等一系列举措,用金融“雨露”滋养乡镇学生茁壮成长,帮助他们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爱心助学是一场关于梦想、责任与希望的接力赛。事实上,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和綦江乡镇学生已携手并进十余年时间。2011年起,重庆分行在黄沙小学启动爱心助学活动,而后黄沙小学并入王良红军小学,分行连续15年敬终如始为更多孩子们传递知识、播撒温暖、点燃希望的火焰。
去年,中信银行重庆分行接过支教“接力棒”的是金渝、李溢人和唐伟轩。
刚到学校时,他们发现宽敞明亮的创客教室里3D打印机、微型机床等设备齐全,但是不少设备还闲置着。
教育帮扶,扶志与扶智是关键。“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金渝当时就下定了决心,从副科入手开设“第二课堂”,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带他们看到更辽阔的风景。
那段经历被志愿者们写进“支教日记”里——
分行支教团队首先盘活创客教室资源,在自行安装和学习3D打印机后,制作了“走进3D打印世界”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维度知识、3D打印机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以及3D打印应用等,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提升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年级,支教团队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修改,高年级理论性知识内容更多,低年级则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能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掌握基础概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3D打印技术。
在此基础上,他们发挥职业专长,在学校里建立金融知识社团,利用每周三下午社团课时间教授金融知识,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
点滴涓流汇成江河。近年来,在包括中信银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怀帮助下,王良红军小学的孩子们不仅有了自己的足球场、篮球场,崭新的塑胶跑道和多功能活动室,第二课堂、通识教育形式也越发多样。
“爱心助学”惠及的对象还有乡镇学校教师。为进一步托起明天的太阳,助力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启动“树人计划”,通过专家讲座、名师交流、跟岗进修、专业培训、教学竞赛等方式,为王良红军小学的骨干教师们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助力培养造就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理念领先、教学特色突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师资队伍。
“现在的学校和以前比,好太多了。”在王良红军小学,师生们的幸福感自心里长出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一直坚守“让财富有温度”的价值愿景,将文化公益作为品牌战略和重点履责方向,以教育赋能、文化共建、公益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从黄沙小学到王良红军小学,我们累计捐赠助学金超百万元,近1/3员工接力义务支教,其中青年员工“爱心支教”超1.2万小时,助力乡村孩子们走出大山。”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还先后选派10名优秀干部深入黔江、奉节、万州等地助力乡村振兴,在奉献中续写着青春华章。
下一步,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将秉承“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服务理念,持续探索“金融+文化+教育”合作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跨界合作,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推动形成“金融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