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9届国际养蜂大会上,国际友人正在品鉴武隆蜂蜜。受访者供图
10月23日,在仙女山街道的中华蜜蜂繁育中心,9台智能蜂箱静静立在林间,太阳能板为物联网设备持续供电。蜂农们不再需要频繁开箱,通过手机就能掌握蜂群越冬状况。
从传统养蜂到智慧养蜂,武隆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智能升级:科技赋能传统养蜂
每天清晨,蜂农李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智慧蜂业平台。“昨天下午系统发出低温预警,我们及时给对应的蜂箱加了保温层。”他指着手机屏幕上的数据说,“现在响应时间缩短到10分钟,要是以前,可能要等到第二天巡查时才能发现异常。”
这一变化得益于武隆区在2025年4月投入使用的智能蜂箱系统。
据区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这些蜂箱集成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实时监测箱内环境数据,还能通过视频系统观察蜂群活动。“引入智能蜂箱后,人工开箱检查频次减少了80%,成熟蜜产量预计增长50%。”该负责人表示。
在武隆区中华蜜蜂繁育中心,技术人员正利用智能蜂箱收集到的大数据,帮助蜂农们更科学地安排生产。一位正在参加培训的蜂农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能更精准地掌握蜜源植物的开花期,合理安排采蜜时间,这有助于提高蜂蜜品质。”
品质提升:从深山走向世界
科技养蜂的成果很快在市场上得到验证。今年7月,在新疆伊犁召开的《成熟蜂蜜》国家标准宣贯会上,武隆的“枳年·五倍子蜂蜜”经过多项关键指标检测,从全国数百种优质蜂蜜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向全球推荐的10大蜂蜜”,这也是重庆唯一获此殊荣的蜂产品。
为进一步提升蜂蜜品质,9月12日,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蜂产品专业检测平台在仙女山街道揭牌,它可对蜂蜜的18项指标进行检测。“每批蜂蜜都要经过严格检测,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武隆蜂蜜品牌的有力守护。”该检测平台负责人表示,这套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为武隆蜂蜜的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武隆蜂蜜打开了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不久前,武隆五倍子蜂蜜登上了丹麦哥本哈根第49届国际养蜂大会的展台。在这个被誉为“蜂业奥林匹克”的盛会上,武隆蜂蜜的品质赢得了各国专家、消费者的认可。
产业延伸:蜂旅融合开新篇
蜂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同样展现出蓬勃生机。今年9月,蜂文旅科普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交流会在武隆召开,各地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蜂疗中心等示范项目,现场见证了蜂旅融合成效。据了解,武隆目前已建成文旅融合示范蜂场9个,开发出特色蜂食疗菜谱,累计接待游客达5.5万人次。
如今,在仙女山街道,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智能蜂场,还能体验蜂产品制作,学习蜜蜂科普知识。武隆区各乡镇通过蜂旅融合的新模式,为当地经营者带来了更多客源。
武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智能养蜂到严格品控,从蜂疗康养到文旅融合,武隆正在推动蜂产业实现从传统养殖到现代产业的全面升级。这项“甜蜜事业”将持续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