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闲置的边角地改建后,居民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聊天玩耍。(受访者供图)
秋日暖阳洒在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清风小广场,孩子们踩着滑板车穿梭在彩色围栏间,老人们围坐在防腐木长椅上唠着家常,画面温馨和睦。
谁能想到,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休闲地,一年前还是杂草丛生、争议不断的荒废边角地。
从荒地到大家喜爱的休闲地,是香炉山社区以小院议事会为载体,实现大事共议、小事快办、急事联动、难事破局的生动注脚。
盘活荒地,请居民当“设计师”
时间回到2024年2月。
社区计划借雨水工程改造的契机,将辖区内一处闲置的边角地改造成休闲广场。
年轻父母盼着增设儿童游乐设施,方便孩子玩耍;老年群体则希望留出晾晒区,解决冬日衣物难干的问题;还有居民提出,广场里得多装些座椅,方便歇脚聊天。
“好事要是办不好,就成了‘闹心事’。”社区党总支书记傅山祥深知,民生工程得顺着居民的心意来,可以拿到“小院议事会”,让大家一起拿主意。会议当天,3名街道议事代表、20余名居民代表、设计方、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声此起彼伏。
最终,融合了多方诉求的设计方案顺利通过。设计方现场拿出图纸,根据居民意见调整布局:“儿童区和健身区分开,避免磕碰;座椅用防腐木,耐用环保,旁边再种几棵桂花树,秋天能闻香。”
施工期间,居民们常常主动到现场看看进度,有的还帮忙清理施工垃圾。广场正式开放那天,居民唐秀带着孙子来玩,看着孩子在滑梯上笑得开心,她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拍板’是干部的事,没想到这次我们居民也能参与设计,这广场建得比自家院子还贴心!”
48小时亮灯,民生问题不“过夜”
“老街中间那段路没路灯,晚上黑黢黢的,我们老年人出门总怕摔跤。”今年初的一场“小院议事会”上,居民谭冬梅的一句话,在场的街道议事代表和社区网格员记在了心上。
散会后,街道议事代表李娟和网格员小张就赶往老街排查。“这段路有50多米,原来的路灯坏了3盏,剩下的两盏亮度也不够。”两人一边记录,一边联系市政部门。当天下午,市政工作人员就来到现场检测线路;次日一早,新的灯泡和线路材料运到,施工人员用了3个多小时,不仅修好了坏灯,还额外加装了5盏路灯。
当夜幕再次降临,老街的路灯齐刷刷亮起,暖黄色的光线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谭冬梅拉着李娟的手说:“以前找干部办事得跑好几趟,现在发条微信、在会上提一嘴,事儿就解决了,这效率真高!”
为了让“小事”不拖延,香炉山社区专门制定了“小事快办”机制:街道议事代表和网格员每天巡查辖区,居民也能通过微信群随时反映问题;简单问题要求24小时内响应,3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则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全程向居民公示进度。
今年以来,社区通过这一机制,快速解决了楼道堆物清理、下水管道堵塞、水管破裂等24件民生小事,每一件都办在了居民心坎上。
10分钟响应,合力化解火情危机
2024年春季的一个午后,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社区的宁静——香炉街一栋老楼房突然冒出浓烟,火势顺着窗户向外蔓延。
楼栋长王长顺第一时间拨打了火警电话,同时将火情上报给社区。社区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急事联动”三级响应机制,街道平安法治办和辖区议事代表快速完成险情研判,带着灭火器和急救箱赶赴现场,党员干部、网格员组成先锋队,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15分钟后,消防车赶到现场扑灭火源。随后,街道平安法治办联合派出所逐户核查人员安全,消防部门则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没有余火隐患后,各部门才按预案有序撤离。
事后,社区工作人员和议事代表特意上门,对因电线老化引发火情的房主和租户进行警示教育,还通过微信群向居民推送消防安全知识和警示案例视频。“多亏了社区反应快,各部门配合得好,不然我们这些老人可就危险了。”老人刘艳说。
三方共议,解开房屋裂缝心结
2023年6月至9月,五桥河分洪涵洞爆破施工期间,香炉山社区不少居民发现家中墙体出现了裂缝。72岁的杨秀芬摸着自家客厅墙上的裂缝,整夜睡不着觉:“每次爆破时,房子都震得直晃,墙也裂了缝,我们住着心里慌得很!”
居民们找到施工方讨说法,可施工方拿出合规检测报告,称爆破震速符合国家标准,不认可裂缝是施工导致的。一边是手持报告的施工方,一边是拿着裂缝照片的居民,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居民的安全不能等,工程进度也不能拖,必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娇带领党员干部,先后3次搭建“小院议事会”平台,邀请居民代表、施工方、专业检测机构三方坐下来谈。
“大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争对错。现在关键是弄清楚裂缝是不是爆破导致的,如果是,怎么修复?修复期间居民的安全怎么保障?”张娇努力维持现场平和。经过多轮协商,三方最终达成一致:由专业检测机构对房屋裂缝进行鉴定,确认是爆破导致的,由施工方组织专业修复队进行修复;修复期间,施工方会加大房屋安全监测力度,提前告知居民爆破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后,修复队逐一上门,根据裂缝情况制定修复方案,从填补裂缝到重新刷漆,每一步都邀请居民监督。杨秀芬家的裂缝修复好那天,她说:“现在墙平了,心里也踏实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记者 赵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