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为推动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布局、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下午,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承办、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的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调研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在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全息超时空互动教学平台教室举行。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校长梁乃兴致辞。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校长梁乃兴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立足交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办学定位,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会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主题,旨在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助力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产业升级。学校将精心组织安排,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大会成功,并愿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余志祥致辞。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余志祥在致辞中讲到三个点赞:首先是为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点赞,重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奖牌数可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高职教育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其次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点赞,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为大会的召开提供了良好的会议环境;最后为高职工作委员会工作及参会人员点赞,该委员会紧跟重庆职业教育发展决策部署,凝聚高职院校力量,推动资源与成果共享、共同研究,献智献策。

重庆市经信委研究室副主任黄金作主旨报告。
重庆市经信委研究室副主任黄金作了题为《重庆工业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的主旨报告,她围绕重庆工业百年发展脉络、当前卓越成效、未来发展路径及产教融合赋能四方面,介绍了重庆工业从开埠起步,经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发展,到以“33618”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蜕变,报告清晰勾勒重庆工业发展蓝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助力持续擦亮“重庆制造”金名片。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作主题报告。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高职工作委员会主任、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以《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管理创新》为题,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岗位需求,从理论、实践、管理三维度展开,剖析专业群建设内涵与逻辑,并结合实践经验,分享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具体路径与成果,整体报告内容详实、指导性强,为各院校推进双高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张文礼作专题分享。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张文礼作了题为《建设“三室两厅”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理清“产业图谱”领跑专业高质量建设》的专题分享,他介绍了学校“企业办公室、学生教室、技术创新工作室”以及“生产大厅和实训大厅”的“三室两厅”产教融合发展理念,系统构建了覆盖数字教育、数字制造、数字建造的三大数字生态育人体系,并通过“三产”(即有产业、有产品、有产值),“三用”(即企业用、教师用、学生用),形成“需求反哺、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闭环生态,实现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为学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更持续为社会输送“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向军作主题分享。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向军作了题为《“四面向、两层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专题分享,他围绕政策引领、体系构建、机制保障、实施效果四方面展开介绍。报告系统呈现了“四面向、两层级”模式的实践路径与成效,为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重庆经验,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对接产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

超星职业教育副院长钱会博作主题分享。
超星职业教育副院长钱会博作了题为《启明星专业平台赋能职业院校“五业联动”创新发展》的专题分享,他围绕平台核心功能、“五业联动”支撑路径及数字化生态构建介绍了启明星专业平台为职业院校依托数字化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助力职业院校“五业联动”,有力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
下午,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项目负责人围绕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分享与交流。会上,各校负责人结合本校特色实践案例,从多维度系统梳理工作经验:在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上,详解机制研究与落地实践路径;在专业群建设中,阐述产教融合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在机制创新层面,分享破解校企合作壁垒的新举措;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介绍培育与培训体系的建构思路。大家坦诚交流项目推进中的难点,相互借鉴解决方案,为后续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项目实施实效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会前,参会代表们参观了学校凿岩技术创新中心、低空技术创新中心、汽车文化馆、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建造实训中心、元宇宙技术开发运用中心等产教融合创新中心。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的举行,为重庆职业教育界搭建了产教融合经验互鉴、资源对接、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希望各参会单位以此次会议为纽带,持续深化校企协同、校校合作,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创新育人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