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香国小学智慧书法室里,墨香依旧。方寸电子屏上,一个“洗”字的“诞生”过程被全程捕捉,结构布局、笔锋走势,经由书法名家查律“面对面”精细讲解后,交互式屏幕前的60余名香国学子手持毛笔,跃跃欲试……
这一幕,既是香国小学智慧书法课上的生动教学场景,也是学校答好数字教育“先行卷”的一帧微观缩影。
近年来,香国小学在大足区教育委员会的系统指导下,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顶层设计建设智慧型校园、打造智慧型教师、培育慧雅型学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智慧样态”。
“治中藏智”
智慧校园运转更“聪明”
“以前查课要跑遍教学楼,现在凭借一块屏、一根线,各班的教学状态、设备使用情况便一目了然。”香国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刘阳娟介绍,2022年12月,学校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五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平台,校园管理“治中藏智”,校园运转也更“聪明”。

香国小学学子正利用智慧系统进行图书借阅。
依托大足教育数字驾驶舱的技术架构,学校将“OA”“钉钉”办公、校园安全防范、智能访客、智能巡课、门禁系统、能耗监测等智能系统集成整合,并通过平台数据交换和AI分析,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绿色高效管理平台和服务体系,告别了“纸质台账堆成山、信息传递靠口头”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智慧管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此外,通过在管理平台搭建直播入口,家长运用钉钉、班级小管家、班级优化大师等APP,就可直接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实现了家校沟通“零延迟”,促进了智慧家校的发展。
“屏上挥毫”
智慧教学课堂“活”起来
校园运转因“智”而“聪明”,师生教学也因“智”而鲜活。
智慧书法室如何“屏上挥毫”,怎样随堂交互、临摹跟练、成果投影……香国小学工会主席、智慧书法课教师李先彬一一演示并讲得头头是道,生动再现了智慧书法如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上书法。
“互动式书法课让我学习书法的兴趣更浓了。”香国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谷硕如是说。

智慧书法课上,学生正随堂交互临摹跟练。
“学校依托‘畅言智慧课堂’和‘课堂小助’等平台,借助‘智能听评课系统’,利用钉钉群直播功能等,致力于智慧教学在校园落地成效。”
香国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正端强调,从实际出发,学校还在课后服务中开设智能机器人、数码编程、VR体验等多门智慧课程,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路”双重融合,实现智慧课堂“活力”与“能力”双提高。

香国小学学子们的编程机器人正进行展演。
“全域共享”
智慧课堂名师“面对面”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向新而行 智赢未来》”……这是香国小学依托“大足线上教育资源平台”,开展本土名师名家课堂的日常场景。

智慧课堂上,教师正在指导学生更好了解“机器人”。
黄正端介绍,学校借助平台,致力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地域局限,用好本土资源,助力学生学习成长。其中,学校将区内各学科的名师课程,以及非遗传承、石刻文化等特色内容,纳入学校的“第二课堂”体系;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名师直播课”,与区内名校教师实时互动;课后还能通过平台回看“名师录播课”,巩固薄弱知识点。
此外,学校还邀请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本土非遗传承人等,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深度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智慧课堂上,学生正在利用电子产品进行作品创作。
他表示,这种“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资源链接模式,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供给,更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位学生,助力学生构建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深受家长、学生欢迎。
一直以来,学校教师也积极参与录课赛课,共促智慧教育发展,并取得诸多荣誉。其中,学校13名教师参与大足智慧教育中心优质课录制并入选电视端;精品课遴选中,学校共计18节课获区级优秀,2节课获市级优秀;优质课竞赛和基本功大赛上,教师获市级奖4人次,区级奖9人次。
“焕新生态”
智慧教研“数”写新长卷
在香国小学,智慧教学落地有效,智慧课堂活力多样,智慧教研也焕然一新,书写了数字化教育的“新长卷”。

优质课竞赛活动上,老师正在和学生互动。
黄正端介绍,香国小学作为大足区教共体牵头校,学校与智凤小学、金山小学等7所镇街学校结成紧密型发展共同体。为了让智慧赋能教研,共促教育发展,“教研体”成员学校通过网络媒体,常态开展精品课录制、远程教学指导等教研活动,切实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并成功申报区级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黄正端表示,未来,香国小学将在创新上持续“下功夫”,在应用上勇于“下深水”,全力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的“智慧+”教育新样态,不仅答好数字教育的“先行卷”,更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写下香国小学的教育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