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升镇澳洲蓝龙虾丰收。
虽是清晨,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罗汉寺村的田间地头已热闹非凡。村民曾刚荣家的3亩虾塘里,地笼缓缓拉出水面,青蓝色的澳洲蓝龙虾在网中翻滚跳跃,硬壳泛着莹润光泽,一派丰收景象。
“你看这品相!平均体重超100克,色泽鲜亮、肉质饱满,今天首收就卖了50多斤,一斤能卖三四十元。”曾刚荣抓起鲜活的龙虾,脸上堆满丰收的笑容,话语里满是感激,“这多亏了刘村长的帮忙,没有他,我根本不敢想能有这收成!”
曾刚荣口中的“刘村长”,是清升镇今年推行“产业村长”制度后,首批入选的产业带头人刘勇——他并非行政意义上的村干部,而是重庆鸿澳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凭借多年水产养殖经验和稳定的产销渠道,成为该镇4名首批“产业村长”之一。
“农户单打独斗太难了,缺技术、没销路、扛风险能力弱。”清升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产业发展一直面临诸多瓶颈,如何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农户增收的“钱袋子”,是镇里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今年,清升镇推出“产业村长”政策,核心就是选拔产业能人下沉乡村,以技术、市场和资金优势,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6月,刘勇得知曾刚荣有养殖创业的想法,却苦于缺乏技术和启动资金,便主动上门对接。“你只管放心干,苗种我来送,技术我来教!”刘勇当场承诺,不仅捐赠3万尾优质澳洲蓝龙虾苗,还全程“手把手”指导养殖。
“从池塘水质调节,到饵料配比、投放时机,再到日常巡查、病害防治,刘村长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曾刚荣回忆,刚开始心里真没底,龙虾稍有异常就慌神,还好“刘村长”的帮扶始终“在线”。今年夏天,虾塘水质突然异常,他急得团团转,拨通刘勇的电话后,对方十几分钟就赶到现场。“刘村长一点点教我判断水质、观察虾的活跃度,还帮我调整饵料配方,慢慢我才放下心来。”
养殖过程中,无论是现场示范还是电话答疑,刘勇总能第一时间回应。5个多月的悉心指导,让曾刚荣从养殖“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为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刘勇还创新性搭建起“供苗—技术—回购”的产销闭环。“我跟农户承诺保底收购,他们不用操心销路,只管专心把龙虾养好。”刘勇说,除传统收购渠道外,他正积极探索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通过拍摄养殖日常、产品品鉴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产品销量和知名度,让清升镇澳洲蓝龙虾走进更多消费者视野。
如今,在“产业村长”的带动下,清升镇澳洲蓝龙虾养殖产业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农户希望加入养殖行列。“看到曾刚荣的收成,我也很心动,现在有产业村长保驾护航,我们也敢尝试了。”村民王大姐笑着说。
“‘产业村长’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清升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镇将持续选优培强“产业村长”,结合招商引资、发展实体经济等工作挖掘新的产业带头人。同时,通过聘请产业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座谈等方式强化业务培训,将“产业村长”纳入致富带头人和产业指导员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其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杨丽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