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重庆市南岸区接待游客总量超2亿人次,接待游客总花费同比翻番,连续2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百强区。”11月24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南岸贡献”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上,南岸区文化旅游委主任雷旺表示。
南岸山水相交、山峡相拥、山林相伴、山城相依,天然有颜值、人文有气质。
“‘十四五’期间,南岸文旅坚守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理念,最鲜明的底色是‘融合共创’,最亮眼的成绩单是‘品牌集群’。”雷旺说,南岸区先后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十余项荣誉,南滨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品牌叠加发力,形成了独具南岸辨识度的品牌矩阵。

南岸区下浩里老街。
文化铸魂
让历史文脉在保护中传承
“千年文化润名城,我们以‘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理念,让沉睡的历史遗存再次出彩。”雷旺表示。
目前,南岸区市保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对外开放率92%以上,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五年来完成英国大使馆旧址、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德国大使馆旧址等8处国保在内的30余项文物修缮工程;建成并开放南岸区博物馆、三峡文保科研基地、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埠历史陈列馆等文博设施,成为了解南岸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

南岸区天誉·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规划图。
产业支撑
让融合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近年来,南岸区打造了国家级、市级“1+3+N”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发展格局,支持辖区企业灏瀚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A股上市企业巨人网络持续稳定发展、多剧视频网络视听平台“LOKLOK”和煜颜文化游戏海外市场加速扩展。
五年来,全区文旅体市场主体数量较“十三五”期间增长约30%;规上企业营收总额同比增速保持10%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量年均约5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总量年均约45亿元,位居中心城区前列。
先后引入中旅西南区域总部、橙狮体育和学而思数字出版西南总部、时代峰峻等龙头企业落地;积极推动市级重点文旅项目重庆游乐园城市更新项目拿地开工;建成投用南岸(茶园)文化艺术中心、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国际马戏城二期、重庆规划展览馆、龙门浩老街、下浩里、城上天幕乐游观光塔、德庄大火锅园、南山金隅凡米里等文旅重点项目。
活动搭台
让南岸品牌在创新中传播
“十四五”期间,南岸区策划了重马国际消费季、电竞消费季、星空音乐节、假日“趣”南岸等系列具有“标志性、辨识度、大场景、影响力”的活动,配合开展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新韵重庆无人机常态化展演、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CUBAL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与辉同行”阅山河重庆专场等重点活动。
服务提质
让公共文化惠及千家万户
“我们着力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场舞、大家唱、书画赛、读书会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文化浸润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雷旺介绍,“十四五”期间,南岸区图书馆、文化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年均开展文化活动500余场。
值得一提的是,文图两馆共获得160余个市级国家级奖项,其中南岸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二十佳案例”,资武太极南山引等6个文旅空间荣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参与打造的戏剧《一票难求》,在刚刚落幕的国家第十四届艺术节上摘得全国群星奖。
雷旺表示,展望“十五五”,南岸文旅将锚定“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全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生态,将以更高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匠心打造具有鲜明南岸辨识度的文旅新地标,让文脉“活”起来,让产业“火”起来,让事业“暖”人心,让活动更精彩。(刘磊)

